医学指导/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刘恩赐
如果宝宝总是莫名地长湿疹、腹泻、便秘或者频繁地揉眼睛鼻子,很有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惹的“祸”。
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
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常见的食物过敏性疾病,多见于婴幼儿,为牛奶蛋白引起的异常或过强的免疫反应,常可累及多器官系统,甚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。
牛奶蛋白过敏一旦发生,会影响宝宝近期及远期的生长发育。近期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,如低体重、消瘦、生长迟缓;远期可导致过敏性疾病风险增高,如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持续牛奶蛋白过敏等。
湿疹、腹泻、便秘、鼻炎、呼吸困难、腹痛、哭闹不止,这些都是牛奶蛋白过敏的常见表现,宝宝一旦出现这些情况,需及时就诊。
奶粉喂养选择有讲究
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,则继续母乳喂养,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奶制品,如果母亲饮食回避无效,可考虑采用低过敏原性配方的奶粉。
而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,要更改为采用低过敏原性配方的奶粉,宝宝要回避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及配方。低过敏原性配方奶粉要如何选择呢?
●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不推荐使用羊奶、大豆配方和蛋白固体饮料。
●重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选氨基酸配方奶。
●轻中度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应选用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。
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应喂养6个月或9—12个月。
即使症状减轻或消失,也不要轻易给宝宝尝试一点点牛奶或牛奶制品,这可能会让宝宝产生轻度症状或启动已隐藏的反应,甚至有可能导致对其他食物过敏,也可能强化牛奶过敏,减少克服的机会。因此需请专业医生来评估宝宝是否可以进行牛奶蛋白的引入。
恢复正常后逐渐转奶
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喂养6个月或9—12个月。具体转奶方法如下:第一天以30毫升深度水解配方换30毫升普通配方,第2天换60毫升,以此类推,至第七天换210毫升普通奶,7天后换210毫升普通奶,如果宝宝都没有症状,可以喂养全部普通奶粉。
满6月也需合理添加辅食
过敏宝宝不应推迟辅食的添加,婴儿满6月龄时可以添加辅食。食物过敏患儿添加辅食可先加含铁米粉、蔬菜等,逐步过渡到肉类食物、鸡蛋、海产品。
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,由少至多,由稀到稠,由细到粗,循序渐进。从泥糊状逐渐过渡到碎末状、半固体或固体食物。1岁以内婴儿辅食应保持原味,不加盐、糖和调味品。
每引入一种新食物应适应2—3天,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、腹泻、皮疹等不良反应,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新的食物,在进行配方奶的转换时,则暂停添加新辅食,先进行转换。
辅食添加应避免意外摄入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,如盒装牛奶、酸奶、冰激凌、面包、蛋糕、糖果、奶酪、奶油、黄油等。家长购买食物时须认真阅读食物和营养补充剂的标签,避免婴儿对过敏原不必要的意外摄入。
维生素A、D同补具有协同作用
因为小孩生长发育迅速,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A、D的量一般不足以维持小孩生长发育需要。一般小孩均需额外补充维生素A、D,维生素A、D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,可以增强免疫力,还可以助长身高,促进骨骼、牙齿、视力、智力的发育,预防贫血的发生。
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有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,需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,让专科医生给予及时诊治。首先由医生确定是否牛奶蛋白过敏,然后指导合理喂养,密切监测宝宝体格、神经心理发育,从而避免牛奶蛋白过敏对宝宝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。